近日,南京市教育局公布了“南京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资源库”入选名单,我校凭借独具特色的研学实践体系——深度融合“四美四育”育人体系、丰富的社会美育资源、创新融入“艺术疗愈”元素,成功入选。这标志着我校在探索新时代育人模式、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。


“四美四育”筑基,研学实践有深度
我校立足艺术学院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,始终秉持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通过“四美四育”育人体系涵养“心之美”、弘扬“文之美”、创造“艺之美”、实践“行之美”,培育“美的追随者”、“美的传承者”、“美的创造者”和“美的播撒者”,成为富有文化艺术特色的专业艺术院校,也为构建艺术研学实践打下坚实根基。每一场研学活动,都力求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,实现“四美”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“四育”协同并进、全面发展。
社会美育为场,实践场域有广度
我校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学院与社会、市场紧密结合的优势,带领研学走出校园围墙,与社会课堂紧密连接,积极拓展深化“社会美育”场域。积极挖掘校内艺术教育和场馆资源,并与多家美术馆、博物馆、出版社、非遗工坊等优质资源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关系,共同研发艺术研学路线与主题。与社区共创,开展“美育进社区”行动。让中小学生在过程中体验从“参观者”、“学习者”转变为“美的创造者”和“美的传播者”。
“艺术疗愈”点睛,心灵滋养有温度
我校将“艺术疗愈”理念科学、适度地融入研学实践。长期持续关注中小学生情绪表达、压力疏解与心灵成长,是我校研学项目的核心亮点和独特创新。学校形成跨学科团队(如音乐疗愈、美术疗愈、舞蹈疗愈、戏剧疗愈等),强调通过艺术活动促进情绪表达、压力释放、自我探索、专注力提升、自信心建立和团队联结。学校邀请艺术治疗师、心理咨询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师资培训,确保活动的专业性与安全性,并建立严格的伦理规范和安全预案。
成果初显,未来可期
我校自2023年开展艺术研学以来,已惠及众多学子及社会人士。研学者们在反馈中表示,这样的研学“不仅学到了知识,更放松了心情”、“发现了自己原来也可以创造美”、“可以独立完成富有创意的作品很有成就感”。此次入选“南京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资源库”,是对我校前期探索的肯定,更是新的起点。优化师资队伍,加强跨学科导师团队及课程。推广研究成果,积极总结实践经验,形成可推广的美育实践研学案例。扩大收益范围,努力让更多校内外学生享受到特色研学实践资源。
我校将以此为契机,继续深耕特色研学实践,进一步完善“艺心之旅”的研学路线。以中华文化为根基,融合现代艺术教育与艺术疗愈,以传播中华传统美学、红色文化及现代艺术创新为核心目标,通过艺术研学形式,引导中小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艺术发展的前沿趋势。我校将坚持党建体系“领”、价值体系“育”、创新体系“培”,将推出更多彰显“四美四育”精神的扛鼎之作,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、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南艺力量。
(学工处 社会教育学院 美术馆)